头图手机

 传承人简介

缩略图

龙顺,又名龙橓龙建儒龙入尘,男,汉族,蜀中人。15岁到诗仙太白家乡四川江油中坝镇、三合镇学习中医药,先后拜入当地民间中草药高手高维才,解放前毕业于三所卫生(中医药)专门学校的执业医师、原市中医院医师、地区知名大医刘膏药女婿杨安全,以及时年80余岁的海灯法师弟子、原冶金工业部长城钢厂退休干部、武医大家周仲蕴等门下。后在江油、遂宁等地开办中医诊所计10余年,中途弃医入伍后从文。90年代中期在西北边陲、军区标兵示范单位、连续三年二等功单位服役,90年代末期因个人意愿退伍,先后在多家企事业单位工作。

近年来特别是2022年以来,将重心转向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及传播。现任国是智库成都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国是大医智库负责人,中华国医传媒网(华夏大医国学网)主编。

  学术兼职

2022年起,逐步将重心转向中医药文化的研究及传播,率先加入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同年获得高等职业教育"中医学讲师"师资岗位培训证书,并陆续加入多个国家级中医药学会、研究会、促进会的二级分会并担任理事、常务理事、常务委员等职务。

兼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亚健康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疑难杂症分会常务委员中非共和国驻华大使馆特邀健康顾问

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研究员;成都市市情研究会副会长。

  代表作品

《在与时俱进中创造中华传统文化新的辉煌》

《发展中医药事业须坚定理论和文化自信》

《锦泓鉴川——龙顺诗文选》

《大道初兴,非遗传承——中医曾氏理筋整骨法》(合作主编)

《上医治未病:传统养生防病与当代健康调理》(暂定名,初稿)

《青澜五行——用算法重建东方生命观》(暂定名,启动编撰)

Image 1
Image 1
Image 2

  学习经历及传承情况

1993年7月-1995年9月,在江油市三合镇顺江路随师傅高维才学习中草药学并随师傅到山上采挖各类地道川药;在江油市中坝镇新市场,随师傅杨安全学习中西医学、针灸、膏药炼制技法等;同期跟随武医大家周仲蕴学习武医结合相关知识。

1995年9月起 ,在江油市三合镇长城钢厂二号门旁,开办“建儒中医诊所”2年有余。

其中1993年9月起参加四川自修大学中医专业函授学习,1995年7月获中医专科结业证书;1994年4月起自行参加四川省中医专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994年6月首获高教自考课程合格证书。

1999年退役后再次在家乡开设涵盖中医内外科、针灸、传统膏药等为特色的、名为“龙顺国医堂”的个体诊所3年有余。

2003年起,转行相近的文化传媒、新闻传播及编辑出版行业,增长见识,汲取更多的关联知识。

2018年起,利用业余时间先后获得国家职业部门颁发的诸如 高级健康管理师、高级中医针灸师、中医全科理疗师 等多个行业技能证书;

2022年8月,获华中科技大学高等职业教育“中医学讲师”培训合格证书; 2022年以来,先后多次参加中医药继续教育和相关研讨会,先后获得中医经典传承与应用师资培训班、国医名师学术经验传承讲习班、中药合理用药高级研修班等多科合格证书和“医疗机构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专项培训”结业证书。

视频:蜀地自古多神仙——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地域文化的龙顺掌门

  文化传承专用品牌

龙顺(龙橓),也称 蜀山夙道派龙顺掌门
  其中,对应注册商标分别为:
  蜀山夙道派(注册证号第64137851号,国际分类第35类)
  龙顺掌门(注册证号第53885278号,国际分类第41-42类)
  蜀山遇仙(注册证号第60086433号,内分类第30类)
  关联国家版权登记作品为:
  国是大医智库(国作登字-2023-F-00113399)
  蜀山圣手(国作登字-2021-F-00120795)   
龙顺观点文章列表
龙顺被中非共和国驻华大使馆聘为特邀健康顾问

龙顺被中非共和国驻华大使馆聘为特邀健康顾问

近日,中非共和国驻华大使贝合纳郑重地在聘任龙顺(龙建儒)的聘书上签名签章,正式聘任国是智库成都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龙顺研究员为大使馆的特邀健康顾问。
传承人龙顺:回归本源,以国医“整体观念”认知世界保养生命

传承人龙顺:回归本源,以国医“整体观念”认知世界保养生命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龙顺认为,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具有举世公认、历史阶段世界领先、独一无二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科学文化是人类生存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伟大发明创造,具有唯物性、辩证性、科学性和客观性,是自人类...
龙顺:新时期文化自信的延续和深化

龙顺:新时期文化自信的延续和深化

2019年岁末至今,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和广阔的中国大地再次面临大考,从发现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到今天,这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在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下,仅用短短3个月时间就初步全面控制,不但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和有关国家的高度赞扬,更是创造...
东方风起明月照——云中蜀山龙顺掌门随谈“时代之道”

东方风起明月照——云中蜀山龙顺掌门随谈“时代之道”

人生于地,悬命于天,世间万物,相生相克。在了解知悉天地阴阳、宇宙自然、社会人类的变化,推究考察其相互关系并善加利用后,方可顺应法则、改造自然、趋吉避凶,继而不断发展,生生不息。
《上医治未病:传统养生防病与当代健康调理》启动编纂

《上医治未病:传统养生防病与当代健康调理》启动编纂

本书拟从中医养生防病与亚健康调理、中医养生防病的发展与实践、多学科养生防病知识融合、养生重要药方与功法精选、常见疾病的成因及预防、四季养生防病指南、现代科研成果与治未病、养生防病实践中的常见问题等多方面进行阐释。
传承弘扬中华国医精神,在复杂纷繁的环境中辨析“疑难杂症”

传承弘扬中华国医精神,在复杂纷繁的环境中辨析“疑难杂症”

2024年6月13日至16日,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疑难杂症分会换届选举大会暨第四届中医疑难杂症学术论坛在河南郑州举办。其中,在14日全天分别召开了拟任主任委员工
龙入尘:文化为根,在“上医治国”理论指导下辩证时代要义

龙入尘:文化为根,在“上医治国”理论指导下辩证时代要义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价值源泉,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文明在五千年传承中连绵不绝,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割裂和变异的民族文化。数
龙入尘:秉持文化自信的“倚天剑”披荆斩棘奔赴复兴

龙入尘:秉持文化自信的“倚天剑”披荆斩棘奔赴复兴

基本观点多元而丰富的中国哲学思想,涵盖天文、地理、自然、社会、人文,涉及面广,蔚为大观,内容十分宏大和丰富。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发展到现代唯物主义,可以明确的是,早在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一直试图通过某些具体的、有形的物体和无形的自然现象,探寻宇...
专题文章列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