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曾氏理筋整骨法”源流及当代传承

来源:国是大医智库    作者:龙顺、孟繁芸、李文江    发布时间:2023-09-17 14:10   

曾氏理筋整骨法为川西民间颇具特色的治疗方法,以治疗筋伤骨伤及生活中各类骨关节、筋骨退行性病变见长,具有见效快、疗效好、费用廉、适应广等优势,特别适合农村基层,由于疗效显著,深受群众赞誉并广为流传,是一项宝贵的医疗资源和文化遗产。自第一代创始人叶清东起,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曾氏理筋整骨法根据蜀中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点,遵循“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原则,总结整理出治疗本土多发筋伤骨病的理筋整骨手法,基本治疗思想概括为“筋结散”“骨归位”“病速愈”。跨越了晚清到新中国的各个阶段,历经大量临床实践,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筋骨伤病人。在长达一百多年里,经过曾啟濂、曾健、李文江、李科等5代家族和师徒传承不断总结,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显著地域特色的、以治疗颈腰椎等关节退行性筋骨伤为主的推拿按摩手法和特有的中药制剂。时至今日,传承人继承前辈技艺手法,并有创新和发展。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李文江创办了崇州蜀州颈腰病医院和研究院,不间断举办专科专项培训班,积极开展保护和传承。

一、曾氏理筋整骨法起源及命名

(一)起源

曾氏理筋整骨法诞生于清末明初,由叶清东创立。叶清东,生于1890年,卒于1972年,是曾氏理筋整骨法的创始人、第一代传承人,是一个很有文化的儒雅之人。据曾氏理筋整骨法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原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中医院)推拿科主治医师曾健回忆,叶清东从幼年到22岁时期,正是清朝末期,社会动荡不安、民间习武之风盛行,乡村的年轻人几乎家家都练拳。叶清东在学文习医的同时,跟随其父学习武术强身健体,想的是在乱世中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加上当时四川袍哥文化兴盛[1],有不少年轻人加入了袍哥会,而袍哥人家有很大一部分人都练武,里面的人有武当派、少林派、峨眉派、昆仑派等江湖各大武术门派的人,这让叶清东接触到了峨眉派武术,后来还学习了技击性很强的峨眉武术火龙拳[2]。在中国传统文化习俗中,武术和伤科是紧密联系和结合在一起的,有“医武不分家”之说。叶清东在学习传统武术特别是点穴、擒拿手、分筋错骨手等武术技法中,自然免不了对筋骨关节的学习、研究、琢磨,久而久之对常规的伤科治疗奠定了基础。         

1910年,20岁的叶清东进入现在位于成都锦江区东较场的四川陆军讲武堂学习[3]。学习期间,每天高强度的操练和练习枪炮格斗,皮肉伤损、跌打损伤经常发生,伤筋动骨并不少见,使叶清东对筋骨伤治疗十分留意,每次有中医骨伤医生过来治疗筋骨伤损时,他总是跟在后面观摩,跟随学习,虚心求教。当时的四川陆军讲武堂和军队,医生较为稀缺,也就默许了他的这一行为。半年后,毕业被分入当时的川军部队,从此以后从军的二十多年里,四川军阀杨森势力逐渐壮大并成为四川的主要军事力量,叶清东所在部队编入了杨森部。由于叶清东具有较为娴熟的外科、筋骨伤治疗技术,被安排主要从事医疗工作。1936年,叶清东经过再三思考,决定以民族大义为重,毅然离开杨森部回到家乡,以行医为业到老,精于治疗骨伤筋伤疾病。可以说,曾氏理筋整骨法的创始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在传承谱系中,叶清东作为创始人和首代传承人,良好的文化功底、自幼学习武医的经历、大量的实践及后期的广泛研读典籍,奠定了传统理筋整骨法良好的传承基础,其在流派的贡献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在战乱年代学习并根据长期实战创造了手法的雏形。在后期的行医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治疗手法。二是养成了求真务实的治学精神。自幼受传统医学、武学的启蒙,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学、武术、医学古文功底。其思想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较深,具有传统医家的医德品行,在当地形成了良好的医德口碑。三是制定了弟子规和行医道德规范。根据历代大医思想,以唐代孙思邈《论大医精诚第二》论述为基础,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广采博收历代先贤之医德论述,为后学者制定了包含“自强不息,向上向善;重视病人,拯救贫苦;和合包容,兼容尚中;身体力行,重在坚持;勤学不辍,知行合一”等主要思想的弟子规和行医道德规范。

(二) 曾氏命名缘由

曾氏理筋整骨法的传承发展是从第二代传承人叶清东之女婿曾啟濂开始的。曾啟濂是入赘叶家的女婿,生于1927年,高中文化,于2010年去世。当年叶清东十分欣赏曾啟濂并将他招入叶家,使之完全传承和光大了叶清东的国医技艺。

曾啟濂同样是家学渊源,其爷爷也是当地的乡医,擅长针灸。曾啟濂17岁高中毕业后就开始跟随其爷爷学习针灸。高中毕业到22岁以前这段时间,主要以学习针灸技术和针灸典籍为主,并对全科中医进行了学习,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具备了运用针灸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22岁的曾啟濂参军入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大熔炉进行锻炼提升。新兵训练结束后,上级根据他的特长把他分配到卫生队工作,在此期间学习了生理、解剖、病理、药理、创伤处理、常规急救、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等现代医学知识和野战医疗、战地救护技能。1954年,曾啟濂退伍回到四川老家,得到当时的同乡、当地名医叶清东的赏识并招为女婿,从此跟随岳父学习骨伤科并毕生行医。在后半生的行医生涯中,“力到病所”成为他治疗疾病的重要思想。

而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曾健生在医生家庭,懂事起就开始了这方面的启蒙教育,背诵中医歌诀。十一二岁时便开始随长辈出诊,在耳濡目染过程中奠定了基础。1974—1977年间,曾健上山下乡到了成都郊区邛崃天台山镇,邛崃山脉山高林密,当时天台山正好在开山扩路,有很多因公受伤人员需要进行骨伤治疗,但当地医疗资源匮乏,卫生队急需医生,曾健因为医学世家背景被村党支部书记力排众议推荐给施工队,做了当地赤脚医生、专职卫生员,开始了骨伤医疗实践。1977年,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曾健顺利考入成都中医学院医疗系。上世纪90年代,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的骨科是医院的重点专科,享誉省内外,曾健在医院实习期间,当时医疗资源匮乏,医生明显不足,那时的医生基本都是全科。内科缺人手则被喊到内科,外科缺人手则被喊到外科,骨科缺人手则到骨科,曾健长期出入于医院多个科室,接触到了各种疾病,这种在多科室学习的特殊实习经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习到了丰富的全科医学知识,促进了知识的融会贯通。

1981年毕业后,曾健主动申请到筋骨外伤病人众多的大邑(监狱)教育改造农场矿山医院担任医生,期间诊治了大量的伤损病人,发现了自身的不足。1984年,曾健认为自己应该补习较为缺乏的解剖学、神经学等现代医学知识,申请并进入四川医学院(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进修半年,师从当时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泰斗饶书城教授学习。1995年,曾健进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工作,在诊治疾病过程中受到病人广泛好评,并带教教授了一批学徒学生,曾健将这种技法进行了广泛传承传播,期间培养出了如李文江等这样的弟子。鉴于这种技法主要传承传播和传授的是曾啟濂和曾健,因此把这种技法称为“曾氏”。

二、技法特征

曾氏理筋整骨法是传统理筋整骨法的一种,是在继承传统理筋整骨手法的基础上,结合四川盆地特殊的潮湿环境特征逐步形成的一套具有地域特色的理筋整骨法。在临床实践中,主要运用于颈腰椎关节的退行性的筋伤骨病,表现形式为望诊、制药、点穴、理筋、整骨、用药等,临床常用的手法有按摩法、推拿法、揉法、点穴法、滚法、叩击法、摇晃法、扳动法、牵抖法、弹拨法、捋顺法。传承方式主要以师徒传承方式,通过师承、带教、举办学术交流和讲座等、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等不同形式和方法传承知识和技能。

其手法“推拿按摩、揉擦滚搓、分消理弹、运拨抖转”的十六法基础上法法相用、法法相融,千变万化,美轮美奂,达到法从手出,手随心转,心手合一,是手法的舞蹈。以传统理筋整骨法诊治病人时,首先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确定病情,通过询问、观察、触摸病人的骨骼体态及肌肉变化,就基本对病人的病变部位及病情会有初步的了解和判断。

在手法的表现方面,有理筋法、按摩法、推拿法、揉法、点穴法、叩击法、摇晃法、牵抖法、扳动法、弹拨法、屈伸法、捋顺法等各种手法。详细说来,理筋就是理顺经络的一种手法,操作时一般先用按,推,摩,揉,擦等手法,镇痛解痉,散瘀活血,疏松肌肉;继用屈伸,旋转,牵抖,摇晃等手法,调和营卫,理顺经络,分离粘连;最后运用叩击,揉搓,运展等手法,调和气血筋脉。用于各类筋伤骨病的治疗。临床常用的手法约有十多种。以中医辨证为痰瘀痹阻的混合型颈椎病为例,该症表现为见颈肩疼痛或伴上肢胀痛,头晕,活动受限,运动加重等,治疗时首先采用点按穴位的方法,点按风池、风府、哑门、肩井等穴位,然后对产生病变的部位运用理筋、按摩法、叩击、摇晃等手法进行整理,最后以正骨手法复位。

曾氏流派的主要特征体现为分筋、散结、整复,认为筋伤骨病的致病原因主要在于:筋结节,骨缝错。根据筋伤骨病的原因手法分两步:一是快速散结、缓解症状。通过“手摸心会”了解筋结位置、深浅、大小、松紧,利用分筋、理筋手法对筋结给予拨离、软化、散瘀,促使神经、韧带、肌肉、血管等压迫引起的酸胀、疼痛、麻木等不适迅速缓解。二是振颤整复、止血散瘀。运用振颤、挤压、运转、整复类手法释放肌肉、筋膜、关节等中淤积的痰液、淤血等病理产物,加速恢复到正常状况。

曾氏理筋整骨法同样必须遵循祖国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大基本原则[4],在筋伤骨病中辨明病变的深浅、肢体的长短、肌肉的松紧,在理筋整骨法的使用上当“机触于外,巧生于内”,四两拔千金,刚柔相济。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和发展,总结出了系统完整并且独具特色的筋伤骨病的诊疗方法。提出了“心手合一”的手法论点,提出了“筋结节、骨缝错”的筋伤骨病致病论点,提出“力到病所”的理筋论点,提出了“筋复槽,骨归位”的整骨论点,提出了“以治筋伤疗骨伤,以治骨伤愈筋伤”的筋骨并重的核心治疗思想。

三、当代传承情况

自起源以来,曾氏流派主要已传承4代。第一代创始人叶清东,男,1890-1972,私塾,自幼随父习武学医,青年时期进入四川陆军讲武堂学习,后到杨森部从事中医骨伤医疗工作,1936年离开杨森部回地方行医至终。第二代传承人曾啟濂,男,1927-2010,高中文化,叶清东女婿,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卫生员工作,1954年跟随叶清东学习,行医至终。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曾健,男,1956年12月,大专文化,曾啟濂儿子,1974年-1977年做赤脚医生,1977年开始跟随父行医,1985年进入成都中医学院就读,1995年起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工作。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李文江,1975年12月生人,成都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1998年跟随曾健学习中医骨伤,2000年开始从事中医骨伤诊疗工作。

当代,曾健和李文江是主要传承人。曾健自幼受其父亲曾启濂师爷的悉心教导,继承了首代创始人叶清东师祖关于理筋整骨的全部手法及相关理论与药物。后来求学于成都中医学院,又到新源煤矿医院工作,在此期间老师运用其特有的理筋整骨手法,为劳动强度很大的煤矿工人提供了大量的骨筋伤医疗服务,同时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为后续该手法的完善打下基础。1994年曾健回成都中医学院,在此期间广泛向众家学习,吸收了成都杨氏骨科、郑氏骨科、杜氏骨科的精华并结合现代解剖学、生物力学,完善了理论框架体系,逐步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曾氏传统理筋整骨法”。并于1998年到以色列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传统理筋整骨法的展示与传播,2001年还接受四川科教频道专访。李文江是在读大学期间就跟随曾健学习,系统地继承了曾健的手法、用药特色和理论。回到崇州二医院后,主要以该手法解决群众的筋骨伤痛病问题,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后来创办蜀州颈腰病医院,在临床实践中结合我们崇州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群众的生活工作习惯,以当地特有的川芎、杜仲等药材结合传统理筋整骨法中的代表性中药方剂,进行对比和疗效改进,调配出了更适合当地地理环境的筋骨伤专用药方。李文江在前辈“整体观”“力到病所”“生物力学”三大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医治未病思想提出了骨关节病“防重于治”的思想,并提出了“以治筋伤疗骨伤,以治骨伤愈筋伤”的治疗思想,并进行了一系列手法创新,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这个理论针对不同成因的筋伤骨病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法,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

目前,曾氏理筋整骨技法已经从成崇州辐射开来,从成都地区的大邑县、新津县、高新区等区县再到省内的资阳、攀枝花、南充,以及重庆的永川、忠县、大竹,甚至国外都有所分布。该手法在成都市内、大邑、温江、新津、双流等地均有广泛的应用,在颈腰椎等关节退行性筋骨伤的康复治疗上,普遍反馈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作者:龙顺,国是智库成都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研究员;孟繁芸,中共崇州市委党校讲师;李文江,蜀州颈腰病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成都市名中医。)

【本文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间文化研究中心2023年度科研项目“崇州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曾氏理筋整骨法‘口述史’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MJC23-37)】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Long Jian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