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国家、23 名外国学员实地参观学习 共探“金伞伞”致富之道

来源:央视网        发布时间:2025-11-10 12:53   

央视网消息 “参观了这些菌菇生产车间之后,激发了我一定要推动加纳农业实现机械化的决心。”“经实地参观学习之后,让我更清晰地思考南苏丹农业发展的方向……”10月26日至31日,“一带一路”国家食用菌技术及菌草产业发展研修班学员走进浙江庆元、福建浦城等地的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开启了为期6天的实地研修学习,沉浸式感受菌菇产业的蓬勃活力,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收获真知,解锁“金伞伞”的致富密码。

实地学习 促进菌菇产业全面认知

在庆元县的食用菌棒加工厂,企业负责人向学员们展示标准化制棒、接种、养菌的种植方法;在仙芝科技(福建)股份有限公司的灵芝博览园,学员们了解了有机灵芝的育种与栽培技术……从田间到工厂,从一线菌菇加工厂到国家级龙头企业,多元化的参观安排让学员们收获满满。

7个国家、23 名外国学员实地参观学习 共探“金伞伞”致富之道(图1)

学员观察菌菇的生长情况 黄钰姣 摄

本次研修班学员来自7个发展中国家,各国气候条件、农业生产条件存在差异,学员们的学习需求也因此各有侧重。为精准对接学员们的差异化需求,帮助学员全面、深入掌握菌菇产业情况,研修班安排学员深入现代农业园区、产业中心、科技企业及生产基地进行观摩交流,直观感受中国食用菌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形成从实操技术到产业逻辑的全方位认知。

“实地考察带来的鲜活信息,让我对菌菇产业有了更深刻地理解,这很有意义。尤其是我们不仅现场参观了不同品种菌菇的种植基地,还见证了菌菇工厂的全链条加工过程。这种实地参观学习的教学模式,让技术变得直观可感,极大助力了我对产业的全方位认知。”来自巴基斯坦的学员穆罕默德・沙菲克・海德尔说。

借鉴模式 探索菌菇增收致富路径

“我们公司采用‘市场+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统一规划、分散管理、集中销售。带动周边1500多户农民就业,每年为村民和村集体增收5000万至6000万元,小灵芝成了撑起好日子的‘金伞伞’”。仙芝科技(福建)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7个国家、23 名外国学员实地参观学习 共探“金伞伞”致富之道(图2)

学员们在灵芝博览园了解到有机灵芝的育种与栽培技术 黄钰姣 摄

据了解,目前,浦城着力建设“福九味”优势中药材产业集群,以仙芝科技为链主企业,推动灵芝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推动灵芝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高端化迈进,推动灵芝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龙头企业带动菌菇产业发展的模式,为学员们带来诸多启发。此次行程中,多个菌菇产业带动致富的模式、做法,让学员受益匪浅:浙江龙泉的兰巨省级现代农业观光园,以农文旅融合模式带动周边20余家龙头企业、20余家合作社及30多家家庭农场增收致富;庆元则通过“两头集中、中间分散”的生产模式,既保障了产品品质,又充分激活农村劳动力。

7个国家、23 名外国学员实地参观学习 共探“金伞伞”致富之道(图3)

学员在了解各类食用菌 黄钰姣 摄

来自南苏丹的学员伊曼纽尔·安杰洛·阿特·莫尼登表示,在参观学习后,他了解到农业不只是生产粮食的产业,还能成为游客愿意来的吸引点。因此,他想鼓励南苏丹农户参与种植蘑菇,这样既能实现农户增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粮食短缺问题,这也正是本次参观学习带给他的核心启示。

本次研修班跳出单纯理论讲解,聚焦学员的实际需求,采用“理论授课—案例研讨—实地考察”三维融合的培养方式,确保学员可以学有所获。南南基地副主任曹禄祥表示,希望借助本次研修班这个平台,搭建技术交流的纽带,为共建“一带一路”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注入新动力。(黄钰姣 宋宁宇)

华夏大医国学网免责声明

  1. 1、本网发布的原创内容版权均属本网及资料提供者所有。所有媒体在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时需明显标注来源于中华国医传媒网华夏大医国学网
  2. 2、本网转载的文章本网发布的诊治疾病的文章供参考,文章内容如涉及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3. 3、本网发布的诊治疾病的文章供参考,不能据此自行确诊和进行医疗。
  4. 4、本网转载的文章,在原平台未声明禁止转载的情况下进行转载。只是出于传播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亦不构成任何建议。图文视频等版权归原作者(平台)所有,如有异议请发邮件至 office@dygxw.org.cn 联系删除。
—— 最终解释权归 国是大医智库 所有 ——
(责任编辑:华康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