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歌东:用纸塑综合材料作品探寻“无中生有”

来源:中华文化旅游网        发布时间:2022-05-07 15:05   

“这是油画吗?”“这些鱼不是画上去的么?”“它们竟然是用纸锤打后做成的!”……日前在北京西单的更新场“芭莎艺术”展厅,一个名为“无中生有”的画展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好奇。

成歌东:用纸塑综合材料作品探寻“无中生有”成歌东作品《红No.1》(树皮纤维、朱砂、朱磦、墨),180cm*180cm,2022年

成歌东:用纸塑综合材料作品探寻“无中生有”成歌东作品《鱼乐乐No.3》(植物纤维、丙烯),100cm*40cm,2022年

不大的展厅内,艺术家成歌东通过“红”“无题”“鱼乐乐”等系列的20余件综合材料作品,再现了手工皮纸和树皮纤维与丙烯、松烟墨等材料相互作用后的特殊景观,也通过纸塑艺术作品诠释了作为非遗的汉代皮纸制作工艺与当代的“对话”,让观者品味“无中生有”的神奇。

成歌东:用纸塑综合材料作品探寻“无中生有”成歌东作品《无题220301》(楮皮纤维、朱砂、朱磦、松烟墨),180cm*120cm 2022年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中生有”不仅是一个哲学命题,而且始终贯穿在成歌东的艺术实践中,成为了他艺术探索的重要主题。

“外公曾说,宇宙中有个地方是专门接纳灵魂和能量的,人死后能量都回到那儿去了,什么孙悟空、关公、鲁智深等等都在那儿,所以那地方的能量巨大。我们每个人的头上都隐藏着一根天线,如果你能接收到那边的信号,你就能调动相应的能量,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有特异功能、有超能力的原因。”小时候的他对此深信不疑。

直到有一天,当他面对汉纸(早期的手工制纸,以树皮纤维材料制浆浇灌成纸)的制作过程时,他意识到自己的天线正在接通。对于一张纸而言,在经历由树皮采集到蒸煮、脱色、切皮、棰皮、选料、打浆、浇灌、晾晒、成纸,这整个过程不就是从无到有吗?当那些树皮纤维材料在他的手中一点点地变成凸起的莲花、佛家的手印、红脸的关公时,这漫长过程中一遍遍地经历悲欣交集,不仅是纸的一次重塑,更像是他的一次艺术重生。

“小时候上茅房时,我总喜欢盯着看墙上的白硝,只要看得足够久,就能看见那上面隐现的图样,关公巡城、猴子偷桃等等的什么都有;后来还在莲藕的切片上看见了一张张笑脸;在流动的洗发水泡沫里看见了将军和士兵在征战中纵马狂奔,一路杀向地漏;在墙上看见了放置于洗衣机上面的衣物投射的松鼠模样的光影……”说起此次创作的体会,成歌东有一个感悟——有的东西它们原本就在那里,只是大多被我们忽略了。而创作纸塑综合材料系列作品的过程,则让他再度感知了“无中生有”的意义,它们就在那里,早一天也不行,晚一刻不行,就在此时此刻才能将它们呈现出来。

成歌东:用纸塑综合材料作品探寻“无中生有”成歌东综合材料作品《红NO.2》(树皮纤维、朱砂、朱磦、墨),180cm*180cm,2022年

本次展览中有六件大尺幅作品尤为引人注目。那些充满感性、绝非机械性套路能复制的画面,远观极简,近看则纹理变化无穷。在看似凸凹有致、层次分明的纸基底下,复杂的褶绉肌理不知凡几。在这里,或喧嚣或静谧,它们以纸的名义试探重构人类文明发生的现场。

成歌东:用纸塑综合材料作品探寻“无中生有”展厅现场。

人们常形容造纸仿佛是一次生命置换的过程,植物的生命幻化为人类记忆的载体,使思想超越有限的生命得以延续。而通过这些以纸为材料构成的作品,艺术家希望提示我们,那些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感恩、对片纸的珍视。

“世间万物自有它们的来处,也必将去往它们该去的所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认定一件事,并持之以恒,时机一到,自然就会找到与它们联系的那根天线了。”成歌东说。

成歌东,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在精品购物指南报社、新星出版社、PPTV等媒体行业从事艺术设计及视觉管理工作近三十年,现为职业艺术家。历经数年潜心研究树皮纤维和中华传统造纸技艺,并从中获得创作灵感,结合当代艺术创作方式进行艺术实践,最终形成自己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作品以综合材料为主。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