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源/道家文始派
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者也!人体经脉血管遍布四肢,就像一条条高铁线路一样,而穴位就是这一条条高铁线路上的站台。不同的高铁线路,通向的目的地不同,运载的任务不同,分别命名不同的名字方便区分。
身体亦是如此,人体内的线路不叫高铁,称为经脉,经脉一般可分为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中脉,十二经脉是指胆经,肝经,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这十二条经脉,此十二经脉连接了人体内,心肺肝脾肾,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等五脏六腑之正气,并使按十二时辰的变化,自然而然的周天运转,其实这十二经络,在每一个正常的人体内都是连通的。
人体的穴位就像是高铁上的站台,当线路出现问题,一般都是由站台负责调度分配修复,人体的穴位就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了解中医、了解经脉、了解穴位就是这么简单!高清十二经脉+任督二脉的3D经络穴位动态循行图,以及全身穴位详解!
任脉
任脉位于正前胸,
心脏脾胃行不通;
上连乳腺下子宫,
万一不通变老翁。
督脉
督脉立于脊椎中,
监督气血来运行;
五脏六腑督脉宫,
对应区域弯曲痛。
手太阴肺经
胸到拇指为肺经,
手臂内侧属阴经;
呼吸免疫掌控中,
缺水敏感鼻不通;
体热出汗背有痘,
干燥痰多下咽痛;
感冒发冷体内空。
手太阴肺经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手太阴肺经歌诀
前胸中府出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循;孔最列缺经渠上,太渊鱼际少商端。
手阳明大肠经
食指腋窝大肠经,
手臂外侧属阳经;
消化神经掌控中,
它要不痛腹胀痛;
便秘口干肩颈痛,
体热痔疮加头痛。
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手阳明大肠经歌诀
手阳明经大肠脉 次指内侧起商阳
循指上廉出合谷 两骨两筋中间行
循臂入肘行臑外 肩髃前廉柱骨傍
会此下入缺盆内 经肺下膈属大肠
支从缺盆上入颈 斜贯两颊下齿当
夹口人中交左右 上夹鼻孔尽迎香
此经血盛气亦盛 是动齿痛颈亦肿
是主津液病所生 目黄口干鼽衄动
喉痹痛在肩前孺 大指次指痛不用
足阳明胃经
胃经位于胆经前,
三指距离到经中;
口腔糜乱牙肿痛,
口干口臭腹胀痛;
体热打嗝喜食冷,
大便干燥且不通;
足阳明胃经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足阳明胃经穴位歌决
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下颊车,
下关头维对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寻,
膺窗乳中下乳根,不容承满出梁门,关门太乙滑肉起,
天枢外陵大巨里,水道归来达气冲,髀关伏兔走阴市,
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底,下巨虚下有丰隆,
解溪冲阳陷谷同,内庭厉兑阳明穴,大趾次趾之端终。
足太阴脾经
胃经对应是脾经,
免疫神经掌控中;
胃胀打嗝排气空,
呕吐难耐肋下痛;
曲张平血低血压,
风湿还有关节痛。
足太阴脾经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 ,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足太阴脾经穴位歌决
足太阴脾由足拇,隐白先从内侧起,
大都太白继公孙,商丘直上三阴交,
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前,
府舍腹结大横上,腹哀食窦天溪连,
胸乡周荣大包尽,二十一穴太阴全。
手少阴心经
心到小指为心经,
手臂内侧属阴经;
循环系统掌控中,
胸口沉闷与头痛;
心烦失眠也多梦,
肩与前胸多疼痛;
目赤颧红口干燥,
血液不良喜安静;
心事过多压力重。
手少阴心经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手少阴心经穴位歌
手少阴心起极泉,青灵少海灵道全,
通里阴郄神门下,少府少冲小指边。
手太阳小肠经
小指肩窝小肠经,
手臂外侧属阳经;
消化神经掌控中,
太阳耳部会疼痛;
经前腹胀后脑痛,
后背肩胛至背痛。
手太阳小肠经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手太阳小肠经歌
手太阳经小肠穴,少泽先行小指末,
前谷后溪腕骨间,阳谷须同养老列,
支正小海上肩贞,臑俞天宗秉风合,
曲垣肩外复肩中,天窗循次上天容,
此经穴数一十九,还有颧髎入听宫。
足太阳膀胱经
肾经对应膀胱经,
泌尿骨骼掌控中;
小便发黄膀胱痛,
尿路发炎讲卫生;
四肢无力后背痛,
痔疮难坐肩颈痛。
足太阳膀胱经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脾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足太阳膀胱经穴歌
足太阳经六十七,睛明攒竹曲差参,
眉头直上眉冲位,五处承光接通天,
络却玉枕天柱边,大杼风门引肺俞,
厥阴心督膈肝胆,脾胃三焦肾俞次,
气大关小膀中白,上髎次髎中后下,
会阳须下尻旁取,还有附分在三行,
魄户膏肓与神堂,阳纲意舍及胃仓,
肓门志室连胞肓,秩边承扶殷门穴,
浮郄相临是委阳,委中在下合阳去,
承筋承山相次长,飞扬跗阳达昆仑,
仆参申脉过金门,京骨束骨近通谷,
小趾外侧寻至阴。
足少阴肾经
肝经后面是肾经,
距离不远两指空;
分泌系统掌控中,
尿量稀少还尿频;
眼袋眼皱足下冷,
下肢肿胀善惊恐;
经前腰酸背又痛,
脸上出斑心发惊;
记忆下降无睡梦,
症状不通慢慢通。
足少阴肾经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貫脊属肾,络膀胱。 其直者,从肾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足少阴肾经穴歌
足少阴肾二十七,涌泉然乖徽海出,
太溪大钟连水泉,复溜交信筑宾立,
阴谷横骨趋大赫,气穴四满中注得,
肓俞商曲石关蹲,阴都通谷幽门直,
步廊神封出灵墟,神藏彧中俞府毕。
手厥阴心包经
胸到中指心包经,
手臂内侧属阴经;
分泌循环掌控中,
循环差异血管病;
心跳过快还便秘,
心烦目赤上肢痛;
手厥阴心包经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手厥阴心包经穴歌
心包九穴天池近,天泉曲泽郄门认,
间使内关输大陵,劳宫中冲中指尽。
手少阳三焦经
无名至肩三焦经,
手臂外侧属阳经;
分泌循环掌控中,
免疫下降忧郁症;
疲倦易得慢性病!
手少阳三焦经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出页)。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手少阳三焦经穴歌
三焦经穴二十三,关冲液门中渚间,
阳池外关支沟正,会宗三阳四渎前,
天井清冷渊消烁,臑会肩髎天髎牵,
天牖翳风瘛脉汇,颅息角孙耳门连,
耳和髎在前发际,丝竹空在眉外边。
足少阳胆经
胆经裤线重叠行,
分泌紊乱变神经;
嗜睡液汗疲倦态,
腋窝肿胀后脑痛;
淋巴发炎局部胖,
眼花目黄有增生;
足少阳胆经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出页),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足少阳胆经穴歌
足少阳经瞳子髎,四十四穴行迢迢,
听会上关颔厌集,悬颅悬厘曲鬓翘,
率谷天冲浮白次,窍阴完骨本神至,
阳白临泣开目窗,正营承灵脑空是,
风池肩井渊腋长,辄筋曰月京门乡,
带脉五枢维道续,居髎环跳市中渎,
阳关阳陵复阳交,外丘光明阳辅高,
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侠溪窍阴闭。
足厥阴肝经
肝经对应胆经行,
循环分泌掌控中;
肤色发青腰疼痛,
眼圈发黑有痛经;
眼球发干眼屎多,
肝火旺盛有罪行;
足厥阴肝经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足厥阴肝经穴歌
足厥阴经一十四,大敦行间太冲是,
中封蠡沟伴中都,膝关曲泉阴包次,
五里阴廉上急脉,章门过后期门至。
附:完整十四经络子午流注图
华夏大医国学网免责声明
- 1、本网发布的原创内容版权均属本网及资料提供者所有。所有媒体在引用、复制、转载、摘编时需明显标注来源于中华国医传媒网或华夏大医国学网。
- 2、本网转载的文章本网发布的诊治疾病的文章供参考,文章内容如涉及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3、本网发布的诊治疾病的文章供参考,不能据此自行确诊和进行医疗。
- 4、本网转载的文章,在原平台未声明禁止转载的情况下进行转载。只是出于传播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亦不构成任何建议。图文视频等版权归原作者(平台)所有,如有异议请发邮件至 office@dygxw.org.cn 联系删除。